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在上海寶山創(chuàng)辦山海工學團

2021年08月19日20:31 |
小字號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出自著名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1891—1946)的筆下,也是他一生的寫照。

以“小先生制”普及教育

1932年10月1日,位于寶山大場的孟家木橋有了一所半工半讀的新學校,創(chuàng)辦人正是陶行知。因為學校地處寶山(寶山舊屬江蘇,1958年劃歸上海)、上海之間,又由于“九一八”事變后,山海關危急,所以學校取名 “山海工學團”!肮ぁ笔枪ぷ,靠自己的生產勞動來養(yǎng)活自己;“學”是科學,學習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團”是團結,大家團結起來,保衛(wèi)自己生存的權利。陶行知就此將工農青少年組織起來,邊勞動邊學習。

學校第一批招收了以農民子弟為主的學生40多人,上午上課,下午課后參加木工、漆工、種植、織襪、養(yǎng)蜂等生產勞動。第二年秋天,大場沈家樓成立了棉花工學團,陶行知、張勁夫兼當顧問,推廣棉花良種斯字棉。由于產量較本地之前種植的雞腳棉高出2至3倍,新棉種迅速從孟家木橋、沈家樓推廣到整個大場地區(qū)與顧村、羅店等地。不久,侯家宅的共和茶園、養(yǎng)魚工學團,肖場的兒童工學團、青年工學團、婦女工學團相繼建立,入學的有好幾百人。

最早的團址——孟家木橋張?zhí)m庭家

為了解決日常教育中師資缺乏、經費不足、謀生與教育難以兼顧等矛盾,陶行知提出了“小先生制”!靶∠壬辈⒎莻鹘y(tǒng)意義上的“長者為師”,而是知者為師、能者為師,以知識和能力掌握的先后為標準,與年齡的大小沒有必然聯系。

陶行知說:“每個人,即使是只學習過幾個月,只要學到一點,就應當把他學到的教給別人,甚至很小的孩子也可當‘小先生’。”

陶行知在“山海小先生總動員大會”上講話

1934年1月,“小先生制”正式開啟,在陶行知的大力推廣下,僅僅10個月,上海就有了18000名“小先生”,并很快推廣到28個省市,使全國的教育運動推向高潮。1936年春天,工學團開辦了藝友班,以提高“小先生”的思想文化水平。來任教的有沈鈞儒、田漢、鄒韜奮、冼星海、艾思奇、薛暮橋、薩空了等學者、藝術家、社會進步人士,他們通過自身的實踐上課,輔導了許多“小先生”。

培養(yǎng)抗日救亡運動骨干

其時,工學團對農民、婦女、兒童的教育,陶行知提倡以簡單明了的歌謠形式,緊扣抗日救亡運動和思想覺悟的啟發(fā)。工學團所處的大場地區(qū)多為菜農,面對生活的日益艱難,菜價不斷貶值,工學團以上海話編寫了這樣的課文:

一擔小菜,

挑到上海。

從前洋鈿三塊半,

現在勿滿一塊。

一家老小,

養(yǎng)勿活快哉!

工學團周圍住著許多市區(qū)工廠的女工和童工,為了引導他們思考生活痛苦的原因,又自編了這樣的課文:

問阿姐,問阿哥,

為啥道理我伲工人生活苦?

隔壁格伯伯話,

為啥我伲工人生來就命苦。

我越想,越糊涂,

同是爺娘生,

為啥洋行大班生來就不苦?

阿姐,阿哥,

請儂告訴我。

陶行知先生(左二)在山海工學團 (資料照片)

山海工學團從成立之初起,便成了黨的重要聯絡點,其中有著兩個黨的組織——“教聯”與“中青”!敖搪摗笔巧虾=逃ぷ髡呗撁,后稱為左翼教育工作者聯盟;“中青”是中國青年反帝大同盟。1936年春,“教聯”“中青”合并為“國難教育社山海分社”。1932年,受陶行知之邀,原國務委員張勁夫成了一名工學團教師,1934年加入了“教聯”,1935年擔任團長,1935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自此走上革命的道路。他曾說:“陶夫子在人民至上這一革命最根本的問題上給我的教益,是促使我提著頭去找共產黨的重要推動力。而恰在這時,共產黨的地下組織就在我面前,幫助我學習社會科學,使我在思想上很自然地接受黨的影響!

新安旅行團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宣傳抗日救國的青少年文藝團體,1934年來到上海,然而此時的陶行知正遭受著喪母之痛。10年前,陶行知擔心自己遭遇不幸,為了讓母親的生活有所保障,他為母親購買了20年的人壽保險,每年100元,如今母親已逝,他取出已交了10年的保險費,為山海工學團與新安旅行團購買了一架電影放映機、一臺供放映機使用的發(fā)電機,以及相關的影片,供山海工學團與新安旅行團放映,以喚起民眾共同抗日,新安旅行團而后帶著這架放映機走遍了華北、華南,宣傳抗日。就這樣,山海工學團在陶行知的帶領下,為國家培養(yǎng)了許多杰出人才,為抗日救亡作出了巨大貢獻。

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zhàn)爆發(fā),工學團所在的地區(qū)成為戰(zhàn)區(qū),工學團被迫停辦了。部分師生在張勁夫的帶領下,參加戰(zhàn)地服務團,走上了抗日前線;部分師生撤退到上海租界,組織起里弄工學團,創(chuàng)辦難民教育,創(chuàng)辦報童學校;部分師生參加孩子劇團,到全國各地宣傳抗日;還有一部分在難民收容所工作,以后返回大場進行革命斗爭。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

縱觀山海工學團這一時期,陶行知的思想經歷了人生的重要飛躍。陶行知原名文濬,緣于大學期間推崇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遂更名“知行”。隨著認識的深入,他在工學團的辦學中逐漸領悟了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道理。1934年,他提出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chuàng)造是孫子”的理念。這年7月,他將名字正式改為陶行知,并終身以此理念自勉。

同時,陶行知在這一時期完成了自己諸多重要著作的撰寫、出版,如1932年出版了《齋夫自由談》、1933年出版了《知行詩歌集》、1935年出版了《老少通千字課》等。因山海工學團的校舍為大場一座古廟,于是以“古廟”為題將1933年出版的另一本著作定名為《古廟敲鐘錄》,這本中國現代教育小說的經典之作,詳細敘述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論——“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薄敖虒W做合一”,以及“小先生制”與“工學團”,他說古廟學校既是一所小學堂,又是一個小工場、小社會,三者“打成一片”,工學團擴大到社會組織的每個角落,就能拯救中華民族。

抗戰(zhàn)初期,陶行知前往重慶,在重慶古圣寺創(chuàng)辦了育才學校;抗戰(zhàn)勝利后,1946年4月,回到上海;5月21日,工學團在大場沈家樓復校開始了新的教學,此時,學校更名為“山海實驗鄉(xiāng)村學校”,又設立了育才學校駐滬辦事處,預備將育才學校遷至寶山。遺憾的是,僅僅兩個月后,陶行知因長期過度勞累去世了,終年55歲。

寶山大場的本地商人趙視庭、趙竹林父子十分敬仰陶行知,聽說育才學校將要回遷的消息,將位于大場余慶橋附近自置的趙家花園(即今大場行知路180號上海市行知實驗中學內)的土地、竹園、房屋無償捐贈學校,作為校舍使用。1947年4月,學校在陶行知的學生馬侶賢等人的安排下分批遷入大場,到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學校已發(fā)展有6個班級、學生200多人、教職員工35人。

1986年10月18日,一群人進入修繕一新的山海工學團舊址,走在前面的是原山海工學團團長張勁夫。這天是上海市陶行知紀念館開館的日子,館內環(huán)境幽雅,園中有池塘、小橋、山石環(huán)繞著以漢白玉制作的陶行知頭像及手持書卷的坐像。2002年,由于市政改造,紀念館遷往了大場南部的行知公園內,由一組兼具徽式和蘇式特色的建筑組成。嶄新的紀念館內布置有山海塘、行知堂、展覽廳與學生互動體驗區(qū)。東門外是一組以《教人求真》為名的“小先生”群像雕塑:陶行知身著長衫,手握課本,親切地關注著教授農友讀書識字的“小先生”們;東門內,迎面立著手持書卷的陶行知漢白玉雕像,背景墻上鐫刻著陶行知手書“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荷塘、水榭、曲橋、曲廊、館舍樓閣,既有徽州民居的古老質樸風貌,又有蘇州園林的玲瓏精美韻致,與周邊粉墻黛瓦的小樓交相輝映,景色宜人。

2016年,寶山區(qū)政府致力打造“陶行知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區(qū)”,紀念館和大華行知公園實行“館園一體”,紀念館基本陳列作了重新布展。 

(責編:葛俊俊、韓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