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聲》亮相上海夏季音樂節(jié) 101件陶石樂器登場
①譚盾指揮排練。
今晚,音樂家譚盾創(chuàng)作的《大地之聲》將在上海夏季音樂節(jié)上演。他說:“我有很多作品都是在上海寫的,這座城市開拓了我的事業(yè),給了我很多新的靈感,我對上海心存感恩!
《大地之聲》是2011年譚盾受維也納格拉芬內格音樂節(jié)委約,為紀念奧地利作曲家馬勒逝世100周年而創(chuàng)作的。馬勒曾以中國唐詩為靈感,創(chuàng)作出《大地之歌》。兩部相距一個世紀的作品,將在舞臺上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記者走進《大地之聲》排練廳,這里除了交響樂團的常規(guī)樂器,還有101件陶石樂器。那些看起來像花盆、魚缸、石凳的物件,竟然都被譚盾變成樂器,傳遞大地的聲音和力量。排練間隙,譚盾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講述創(chuàng)作背后的故事。
借大地之聲展心靈想象
“如果地球是一件樂器,它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站在指揮臺上,譚盾對上海交響樂團的演奏家們說。
30多年前,在創(chuàng)作《九歌》時,譚盾就開始做陶石樂器!拔野l(fā)現(xiàn),中國不同地域的泥土顏色不一樣,聲音也不一樣,因為松軟度不一樣。在《大地之聲》里,有我用陜西黑土、香港紅土、臺灣白土做出的樂器,它們有不同的聲音!
《大地之聲》是譚盾“有機音樂·大自然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這部作品又名《垚樂:大地之聲》,前兩部是《水樂》和《紙樂》。他以水、紙、陶為樂器,為交響樂注入來自東方的色彩、來自自然的色彩。“音樂有很多流派很多風格,但在我來看,離生活和靈魂最近的,是大自然的聲音,是我們內心深處的感悟。那是最美麗的節(jié)奏、最動人的旋律。我這次希望借助大地的聲音,呈現(xiàn)心靈的想象!弊T盾說。
為和一百年前的馬勒對話,譚盾像醫(yī)生一樣細細解剖馬勒的音樂語言,看他如何用西方音樂結構和聲音發(fā)展來呈現(xiàn)東方詩意、情懷和夢想!捌渲杏幸欢问顷P于‘醉意’的,馬勒將李白的詩歌里人生如夢的感嘆,用音樂譜寫得淋漓盡致。最感動我的是最后一個樂章《送別》,他的音樂對生命的起源和終止有著非常深邃的探索。這一次《大地之聲》和《大地之歌》的對話,有文化、歷史、未來的不同層次。”
除了《大地之聲》,今年的上海夏季音樂節(jié)還演了譚盾1995年創(chuàng)作的《儺戲》(又名《鬼戲》),靈感來自譚盾的家鄉(xiāng)湘西的儺文化。譚盾說:“所謂‘儺’就是跟靈魂歌唱的方式,儺文化認為自然界所有的東西都有生命。人可以和空氣對話,花可以和水聊天。《儺戲》是中國古老文化和當代藝術的對話,也是我在全世界演得最多的作品!
上海給了他視野和膽量
湖南人譚盾,在上海留下許多難忘的時刻。僅在上海夏季音樂節(jié),就曾演過他的《敦煌·慈悲頌》、和杭蓋樂隊合作的“交響搖滾”等作品。去年疫情發(fā)生后,他創(chuàng)作的《武漢十二鑼》在比利時安特衛(wèi)普首演后,第一次回到中國,也是在上!霸蒲莩觥保嫦蛉蛑辈。這一次《大地之聲》的演出將通過網(wǎng)絡直播,讓全世界觀眾聽見。
沈從文、齊白石、田漢、賀綠汀,湖南出了許多文學家和藝術家。“湖南的藝術家可能因為辣椒吃多了,都很大膽。藝術比的就是膽量,要勇敢面對自己的感受,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湖南藝術家都在上海。在這里,我有了國際視野,變得更大膽,讓我可以執(zhí)著地追求創(chuàng)作靈感。”
最近,譚盾去浦東美術館看了藝術家蔡國強的展覽《遠行與歸來》。在譚盾看來,藝術的探索都是一場遠行!拔覀円吆苓h的路,要用脫離自我的角度去看世界。當你體會到遠行的孤獨,捕捉到內心深處的欲望,就會寫出來、畫出來、拍出來。藝術家的遠行是孤獨的,要能忍受這種孤獨才會有真正的創(chuàng)作。即便遠行,藝術家和他的生命、故土、家鄉(xiāng)、朋友之間的聯(lián)系,是不可割舍的。”
譚盾目前擔任巴德音樂學院院長,除了創(chuàng)作,他還在為全世界的年輕音樂學子撰寫教材。他一直希望能將中國音樂傳統(tǒng)演化成便于教學的音樂技術、有系統(tǒng)的教學大綱,通過音樂人類學和音樂史學的論證,便于在全世界傳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