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聯(lián)動匯人氣,品牌聚活力,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江橋模式”

2021年11月02日17:20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今年5月,嘉定區(qū)江橋鎮(zhèn)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新館正式啟用,總建筑面積近1300平方米,設置了理論宣講+、科技科普+、文化體育+、展覽展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等6大主題空間,精準對接文明實踐各項工作內容。

截至目前,累計接待參觀團隊44個、接待近2000人次,舉辦主題展覽9場,開展各類活動近300場,預約、到館活動近萬人次,場館入選“新時代文明實踐在上海”紅色文化志愿服務游學路線點位,實現了“日日有活動、周周有參觀、月月有展覽”的運營目標,已成為百姓實踐打卡新標地。

突出主題主線,構筑黨史學習“大課堂”

用好紅色資源,構建體驗式課堂。依托中國百年搪瓷展覽館、秦古美術館、我嘉窯房等文明實踐點的獨特優(yōu)勢,打造文明實踐“紅色修身行走路線”“逐夢百年 尋訪紅色記憶”紅色主題展,讓干部群眾在身臨其境的打卡體驗中厚植愛黨愛國情懷。

匯聚志愿隊伍,構建沉浸式課堂。建立黨史和理論宣講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機制,推動“梅源百姓宣講團”“白領講師團”“紅領巾少年宣講團”等理論宣講志愿團隊常態(tài)化進駐文明實踐陣地,廣泛開展接地氣、分眾化、互動式的理論宣講。今年以來,開展不同類型的沉浸式黨史理論宣講30余場。

聚焦便民利民,密織服務群眾“暖心網”

注重精準服務,回應民生訴求。著眼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依托“供單”“點單”“派單”“接單”“評單”相貫通的“五單”工作模式,將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供給與居民多元多樣需求精準匹配。便民·志愿匯——家門口便民計劃、實踐·文藝匯——文化惠民計劃、“民”星學堂——技能養(yǎng)成計劃、“愛在江橋”——志愿者反哺計劃等系列特色志愿服務項目扎根百姓家門口的實踐陣地,十五分鐘“文明實踐圈”和“志愿服務圈”雙圈共振,讓群眾在文明實踐中感受志愿服務溫暖。

聚力無縫對接,滿足基層需求。以“預約+配送”對接機制,推動場地、志愿者、服務項目跨陣地流動,“零門檻、先預約、嚴把關”地向村居開放分中心六大主題功能室;以網格為單位,配送優(yōu)質項目,促進優(yōu)質資源沉下去,特色項目聚上來。

深化條塊聯(lián)動,打造特色實踐“愛賞嘉”

探索聯(lián)動模式,創(chuàng)新特色品牌。探索“陣地+隊伍+項目”條塊聯(lián)動融合模式,即分中心、站點提供陣地、合作交流等支持,各專業(yè)單位則各展所長、各盡其能,共建志愿服務聯(lián)盟隊伍,共同培育特色化品牌。依托上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綜合服務平臺、上海市公共文化資源配送平臺、“社區(qū)書院”活動科普資源平臺等,精準聯(lián)動上海地質研究院、中國電科51所、上海市科普事業(yè)中心、中福會少年宮、愛·龍華生命教育基地在內的10余家市級專業(yè)科普力量,組建“科學豆豆”科普志愿聯(lián)盟,打造“科普·智匯營”特色品牌。梳理出涵蓋科普實驗室、科普大講堂、科普趣課堂、科普小廚房、科普智慧旅、科普光影廳等六大主題,200多個特色活動的科普資源庫,利用暑假和周末,重點選取、開展了20余項特色活動,為市民群眾,尤其是“雙減政策”落地后的青少年提供多維度的活動選擇。

深化共享路徑,激活條線項目。優(yōu)化分中心“構成”路徑,推動婦聯(lián)-家中心、團委-青年中心、紀檢-廉政基地、工會-職工學堂等條塊資源入駐,建立“場地共享,項目共育”的條塊聯(lián)動運行機制。聯(lián)動開展活動10余場,激活“暖心家園”“青春江橋”“風清江橋”等多個品牌項目,讓志愿服務煥發(fā)新的活力。

今后,江橋鎮(zhèn)表示,將不斷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著力打造陣地網絡全域覆蓋、線上線下雙輪驅動、特色品牌交相輝映、新時代文明實踐和學雷鋒志愿服務雙向提升的“江橋模式”。

(責編:唐小麗、韓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