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wǎng)
人民網(wǎng)>>上海頻道>>文化| 體育

青年作曲家羅威用鋼琴給上海的“音樂情書”何以動人

2021年07月09日10:20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青年作曲家羅威用鋼琴給上海的“音樂情書”何以動人

  為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永遠跟黨走”主題光影秀日前亮相黃浦江兩岸,觀者如潮。

  從試演那日起,這段6分鐘的光影秀視頻就刷爆網(wǎng)絡(luò),許多觀眾紛紛點贊:“太震撼了!”“這就是我們深愛的上海,這就是上海的軟實力!”

  光影秀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音樂與燈光的完美配合也非常重要。此次光影秀的音樂創(chuàng)作者——青年作曲家羅威用鋼琴為上海寫下了近兩百首“音樂情書”,他與這座城市的故事,印證著一座海納百川的上海。

  在心潮澎湃中,回望歷史

  解放周末:你為此次黃浦江主題光影秀創(chuàng)作的音樂《流淌的輝煌》里,一共包含了哪幾首樂曲?

  羅威:有《國際歌》《義勇軍進行曲》《紅旗頌》《在希望的田野上》《外灘漫步》以及《不忘初心》。在光影秀結(jié)束后,還有一段由弦樂與鋼琴演奏的《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

  這些曲子誕生于各個歷史時期,是人們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我通過改編和配器,完成了這首《流淌的輝煌》。

  解放周末:這些旋律既包含了紅色經(jīng)典,又體現(xiàn)了上海元素。

  羅威:是的,在改編和配器的過程中,我的心里懷著深深的敬意,我想給觀眾以心潮澎湃的感覺,更想體現(xiàn)一種歷史的回味。

  第一幕以童聲合唱《國際歌》的旋律開始,象征著新生與希望,隨后我寫了一段表現(xiàn)烽火歲月的過渡音樂,帶領(lǐng)觀眾回首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lǐng)全國人民浴血奮戰(zhàn)、奪取革命勝利的崢嶸歲月與輝煌歷史。

  緊接著,我以《義勇軍進行曲》的旋律動機為引子,在大提琴演奏的《紅旗頌》中回首新中國成立之初人民的美好憧憬。

  第三幕,管樂器輪番吹響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旋律,在奮進的節(jié)奏中體現(xiàn)城市建設(shè)日新月異的感覺,象征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chǎn)黨人帶領(lǐng)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斗、不懈探索、奔向小康的光輝歷程。我希望各個年齡階段的人都能從中聽出滿滿的希望和活力。

  第四幕是以具有上海情懷的《外灘漫步》開始的。“力量之聲”組合演唱的《不忘初心》為全曲畫上輝煌有力的句號。

  解放周末:這首作品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創(chuàng)作的?

  羅威:2020年11月底,我接到了這個任務,當時心里非常激動,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zhàn)。12月中旬,我完成了第一稿,在半年的時間里做了幾次修改與完善。

  解放周末:音樂與燈光的配合非常重要,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你是如何兼顧燈光效果的?

  羅威:我在創(chuàng)作時只看到了一些初步的視覺效果圖,但我和燈光設(shè)計團隊從2018年首屆上海進博會起就開始了合作,很有默契。

  在編曲時,我考慮更多的是讓各個聲部不斷地交織,盡量讓這些經(jīng)典旋律與黃浦江的流動、燈光的律動配合起來。我希望當觀眾單獨聽這段音樂的時候,也能給予大家充滿畫面感的聯(lián)想。

  一個充滿人情味的上海

  解放周末:2018年,你創(chuàng)作的《外灘漫步》亮相首屆上海進博會,這首曲子讓很多觀眾認識了你,當時的心情和這次有哪些不同?

  羅威:如果說這次的創(chuàng)作更多的是體現(xiàn)中國共產(chǎn)黨的百年輝煌之路,那2018年的《外灘漫步》表現(xiàn)的是一種都市浪漫,我想在音樂中體現(xiàn)人與人、人與歷史、人與城市的對話。

  我是2007年從廣州到上海音樂學院求學的,來上海的第一天我就去了外灘。想家的時候,我也會去那里。畢業(yè)后,我用“鋼琴隨筆”的方式寫過外灘的圓明園路、南外灘老碼頭,還寫過廣東路和福州路,但遲遲沒有寫過一首以外灘命名的曲子。我總覺得外灘包含了太多的歷史、太多的故事,很難用音樂去簡單地描摹。但真正接到這個命題后,我在不到3小時里就完成了曲子的主體部分,隨后又用3周時間完成了幾次修改和延展,最終有了后來大家聽到的《外灘漫步》。

  解放周末:你的“鋼琴隨筆”現(xiàn)在還在寫嗎?一共寫了多少首?

  羅威:是的,從2013年11月開始到現(xiàn)在,我寫了三百多首“鋼琴隨筆”。這些曲子最短的只有兩分鐘,最長的不過5分多鐘。音樂是時間的藝術(shù),我想用音樂記錄片刻的畫面。

  在三百多首曲子中,有近兩百首都是我寫給上海這座城市的“音樂情書”,我用音樂描繪上海的大小街巷和各個時刻,比如《延安高架橋小夜曲》《衡山路的流光》《悠長的華山路》等。有一些忠實聽眾一直在網(wǎng)上聽這些作品,他們說,就像是在追一部關(guān)于上海的連續(xù)劇,在音符中,他們感受到一個有溫度的、充滿人情味的上海,每條街、每盞燈似乎都有了生命。

  解放周末:為什么堅持給上海寫“音樂情書”?

  羅威:我很喜歡秋天,上海是一座有秋天的城市,上海的秋天在涼爽中夾著夏天的余溫,來這里的第一個秋天,我就覺得自己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迅速地愛上這里。這座城市和我之間似乎沒有距離感,我很喜歡汾陽路、五原路、高安路、湖南路,在這些小路上走著,我會與自己對話,就像是一個心靈的空間。我很感謝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滋養(yǎng)了我,感謝上海給了我創(chuàng)作的天地。

  人物

  治愈自己,也治愈聽眾

  羅威的朋友們都很喜歡他的《延安高架橋小夜曲》,他自己對這首曲子的喜愛甚至超過了他的成名作《外灘漫步》。

  這首“鋼琴隨筆”寫于2017年6月25日,羅威記得,那時上海剛剛?cè)朊。那段時間,他常常在北京與上海之間往返,他習慣坐最后一班高鐵回上海!俺隽嘶疖囌,當車子駛?cè)肷钜沟难影猜犯呒軜,我忽然就覺得心安!比缃,《延安高架橋小夜曲》已經(jīng)有了第四版。

  忙碌的時候,羅威一年有一百多天都住在酒店里,有時候有點何處為家的感慨。雖然很多時間都不在上海,但只要一回到這里,他就覺得回家了,有一種溫暖熟悉的感覺。

  “鋼琴隨筆”起源于一次自我療愈。2013年,畢業(yè)兩年多的羅威陷入了生活的低潮,大概有半年時間里,他對自己的藝術(shù)選擇感到迷茫。那天,他隨性地在鋼琴上彈了一首曲子,這首曲子沒有題目,就像隨手寫的日記,名叫《11月26日,上海,陰》。

  寫了一段時間的“鋼琴隨筆”后,羅威試著在網(wǎng)絡(luò)上分享這些曲子,沒想到一小時就有一萬多人收聽。這些年來,他的作品在網(wǎng)絡(luò)上已經(jīng)有了數(shù)億次的播放量!颁撉匐S筆”不僅治愈了自己,也治愈了聽眾。有抑郁癥患者給羅威留言,感謝他的音樂給自己的生活帶來陽光。

  “也許是因為我的音樂聽起來沒有那么深奧,如果說古典音樂像古典文學,那我的音樂更像是現(xiàn)代詩!绷_威說。

  在近兩百首關(guān)于上海的“鋼琴隨筆”中,羅威有時會加入一些城市中真實的聲音,比如延安路高架橋上的行車聲、桂林路的雨聲、梧桐樹上的蟬鳴、秋天踩到落葉上的沙沙聲,這些聲音也許不是最能代表上海的聲音,卻是他靈感的來源。他也很難找出哪種聲音可以真正代表上海,他只是將此時此地最能打動自己的聲音編織進音符里。

  上海就是這樣一座海納百川兼容并包的城市,無論來自哪里的人,都會被它深深吸引,并且可以用自己獨有的方式表達對這座城市的真實感受。羅威告訴記者,有一位瑞典聽眾因為他的一首《悠長的華山路》,不遠萬里真的來了上海。

  在網(wǎng)絡(luò)上“火”了之后,中央電視臺《等著我》欄目組找到羅威,請他為節(jié)目創(chuàng)作音樂與主題曲,就是后來由周深演唱的《等著我》。

  2019年,羅威在長江劇場舉辦了一場鋼琴獨奏音樂會,這是他的“鋼琴隨筆”誕生近6年來的首場音樂會。那場音樂會沒有節(jié)目單,觀眾不知道他下一首會彈起什么曲子,一切都像一場偶遇。有聽眾留言:“這些音樂之所以打動我,是因為我聽到了一種真誠!

  今年5月,由羅威參與編劇,與芭蕾舞演員敖定雯合作的舞劇《角色》在上海上演。

  羅威變得越來越忙了,未來他將與更多藝術(shù)家進行跨界合作,為交響樂團寫作品、錄制融合爵士風格的唱片,也都在他的日程中。但他說,“鋼琴隨筆”不會中斷。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