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圖書館如何讓視障者也能像普通人一樣“讀”書?

2020年08月04日09:51  來源:上觀新聞
 

一部普通人閱讀的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紅樓夢》,僅上下兩冊,而盲文版呢?用牛皮紙做成大書,有厚厚16冊;錄成有聲讀物則需用45盒磁帶,每盒能聽一小時!耙慌_4G容量的聽書機,大概能拷進十幾本書。”上海圖書館館員周琰說。疫情期間,如何更好地為視障讀者服務?

“盲包”還受歡迎嗎

上海圖書館的視障閱覽區(qū)設于2001年,當時只是普通閱覽室里的幾張座位。

2002年,上圖與市殘聯(lián)、市郵政局合作推出“視障讀者免費郵寄外借”服務。只要一個電話,盲文圖書和有聲讀物就能送到視障讀者手中。2010年又推出“陽光聽書郎”免費外借服務。目前,在上海圖書館注冊的視障讀者有1000多位,活躍的有三四百位。

數(shù)字資源越來越豐富,聽書類App(應用程序)層出不窮,“盲包”還像過去那樣受歡迎嗎?

視障者王臻給記者打了個比方!耙婚g你熟悉的房間,東西如何擺放,閉著眼都能找到;一旦調整了格局,更換了位置,不要說盲人,連普通人都要費勁找一找!币曊险咭褂寐爼怉pp,前提是網(wǎng)站經(jīng)過無障礙處理。即便如此,一旦網(wǎng)站調整了分類、分區(qū),對很多視障者來說,就可能無從下手。

生于1977年的王臻是德國亞琛工業(yè)大學碩士,罹患“視網(wǎng)膜色素變性”讓他在32歲時成了盲人。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氣后,王臻先是在浦東圖書館視障者計算機培訓班學習,后來成為培訓班的老師。上海圖書館視障閱覽室也是無障礙計算機操作培訓班的開班場所。王臻和他的兩位助教都是視障者。疫情前,無障礙計算機培訓班一周一堂課,從下午1時上到4時,初級8周、中級10周。智能手機應用廣了,又開出手機應用培訓班。“他們真的很厲害。很多人上課前連鍵盤都沒摸過,一期培訓班結束,就能打字了!鄙虾D書館館員陸靜銘說。

有聲資源廠商太少

1996年搬遷至淮海中路館舍的上海圖書館雖有無障礙規(guī)劃,但算不上完善。上圖讀者服務中心副主任謝影坦言,開始為包括視障群體在內的殘障讀者服務后,才發(fā)現(xiàn)建筑設計的不周全之處!氨热鐭o障礙通道有直角彎、無障礙洗手間離閱覽室太遠……有一年,一個相關國際會議在館里開,種種障礙都暴露了出來!

近年來,上海公共圖書館建設不斷前行,新建、改建的圖書館大多設立了無障礙閱讀區(qū)。明年即將開館的上圖東館規(guī)劃了100多平方米“無障礙閱覽區(qū)”。有聽障親屬的陸靜銘會手語,這也是為東館開展大范圍的無障礙服務所作的人才儲備。

“有個女孩要借有聲資源,都是熱播網(wǎng)劇的小說原著。除了《慶余年》,其他都沒找到!边@是最近讓陸靜銘頗感沮喪的一件事!靶枨笈c供給之間的矛盾!敝x影總結,“資源廠商太少,圖書館往往想買都買不到!毕啾绕胀〞,盲文書籍受眾小且生產(chǎn)成本高,每年出版的盲文書刊只有約150余種,且內容基本只涉及義務教育階段的教材、文學和中醫(yī)推拿等幾個方面。出于版權限制,有聲讀物的制作在數(shù)量和種類上也比較局限。

科技的力量,或許能讓善意走得更遠。在王臻看來,除了出行無障礙,盲人渴求的更是信息無障礙,“專業(yè)類圖書資源制作盲文版成本太高,錄制有聲版市場回報有限。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相關工具和軟件,只要有原始電子文檔,視障者也能像普通人一樣‘讀’書。在版權方面,能不能有豁免條款,對視障群體實現(xiàn)有限開放?”他還提到,歐洲一些國家有相關法規(guī),進入政府采購目錄的產(chǎn)品必須提供無障礙版。

(責編:陳晨、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