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我們來了!”
4月7日晚上十點多,位于徐匯區(qū)徐家匯街道零陵路上的一小區(qū),微信群里收到這樣一條信息:“大家好,我們樓有對老人,要斷糧了!币粚δ杲搜睦戏蚱藜依锏牟撕兔锥疾粔蛄恕
群里鄰居的一則信息
“爺爺奶奶,我們來了!”一時間,群里熱鬧起來。
“老人需要啥?上次發(fā)的物資里的小雞腿還沒吃掉......”
“物資里的小雞腿和肉腸,我可以送出來!”
“我這里找點老人吃得慣的,給他們先送過去!”
“明天問問老人缺什么,應(yīng)該有營養(yǎng)好消化的合適,我這里有面條和雞蛋!
“老人要緊!”
......
3號樓里鄰居的信息
雖然封閉在家,大家自己的情況也不是很樂觀,但是鄰居們紛紛從自家的物資里勻出一些,解決老人的燃眉之急。米面、油、蔬菜、雞蛋、牛奶十分鐘不到,群里就有近百條信息。
第二天,這些物資在志愿者的收集下,“悄悄”地出現(xiàn)在了老人家的門口。門旁,還有一鍋煮好還冒著熱氣的雞湯。
第二天,老人們的回復(fù)
“謝謝好鄰居們,我們現(xiàn)在很好,不缺什么,大家都保重!”早上八點半,收到愛心物資的老人們在群里發(fā)了這樣一段話。幾段平實的話,對于不太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人們卻是滿滿的心意。
鄰居籌集的物資
在3號樓里,還有很多溫馨的事,誰家缺蔥、誰家缺餐巾紙、誰家缺土豆,誰需要配藥,群里都是一呼百應(yīng)。樓里的外國朋友還借此學(xué)起了中文,一起接龍、分享。
鄰居表達對志愿者的感謝
平時,大家都是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因為疫情,一群可愛熱心的人挺身而出,團結(jié)、有愛、互助的鄰里關(guān)系,成了上海這座超大型城市疫情期間社區(qū)自治的生動圖景。
其實,這樣的故事,不僅僅發(fā)生在一個小區(qū)。在上海的每一個小區(qū)、每一幢樓都在發(fā)生。這些舉動或許不夠轟轟烈烈,但足以溫暖人心。
3月27日晚間,一則呼吁在朋友圈接力轉(zhuǎn)發(fā)。來源網(wǎng)絡(luò)
3月27日夜間,上海發(fā)布關(guān)于做好全市新一輪核酸篩查工作的通告。隨后,不少上海人的微信朋友圈開始接力轉(zhuǎn)發(fā)一則消息,呼吁大家關(guān)注身邊的獨居老人。
點滴微光、匯成星河。身邊普通的人和最平凡的事給予的力量,也成為上;鶎涌挂叩膹姶罅α。(董志雯供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