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房子還能這樣改!這點微調,居住立即舒適
石庫門里弄一直是上海頗有代表性的建筑類型。在“留改拆”的背景下,其保護價值日益凸顯。
但與此同時,房屋老舊、設施不便,還有人使用老式馬桶,身處其中的居民生活如何改善與更新,成為擺在面前的難題。
新天地附近,有著近一個世紀歷史的石庫門小區(qū)豐裕里就面臨這樣的處境。
同濟大學副教授李彥伯帶領團隊,扎根小區(qū)4年多,用耐心和一系列瑣碎的“小事”串聯(lián)起石庫門弄堂的更新。
周邊充滿朝氣,獨它銹跡斑斑
沿著新天地地鐵口前行,梧桐掩映下的淡水路充滿風情,拉毛的淺黃色外墻在樹葉的光斑中映射出騎手、步行者、汽車往來的剪影。
有意思的是沿街店鋪。一墻之隔的右手邊,煙火氣的雜貨煙紙店依然熱鬧,而墻的左手邊,時尚鐵藝咖啡館里老外們露出閑談的側影。
也有店鋪在玻璃窗上寫道:我是佛系店主,每天下午1∶01到店營業(yè),緣分一旦到了,你自然就進來了。
還有不少店鋪上午沒有開門,但古古怪怪的櫥窗布置總會引來路人探頭張望。
一切都暗示出,這條毗鄰新天地的小路,日常頗受時尚年輕人的歡迎。
而老石庫門小區(qū)豐裕里坐落在此近一個世紀。周圍一切歷史記憶都已轉身為時尚、都市的文化符號,唯獨它拖著蒼老的身軀,不知未來在何方。
豐裕里一度還有幾十戶人家使用木馬桶。一部分居民年年盼望著遷走。2017年,城市發(fā)展的語境中,“留改拆”的提法頻頻出現(xiàn),他們意識到,弄堂里的生活還得繼續(xù)。
面對狹窄難動的生活空間,至少可以通過公共空間的更新,讓弄堂生活更加便捷一點、溫暖一點。
“老實說,我們起初對更新沒有信心,擔心推進不下去!秉S浦區(qū)淮海中路街道的一位社區(qū)干部說。百年老弄堂,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很難改變。你以為在為居民辦好事,美化公共空間,但很可能居民并不領情。一個小小的變化,都會引發(fā)居民的警惕和防備。
更新,必須更新。問題是怎樣更新。
2017年,李彥伯團隊接手豐裕里的更新項目。第一次踏入時,他看到的是一個影視鏡頭里常出現(xiàn)的典型上海老弄堂:
密密麻麻的電線桿上大褲衩迎風飄揚;地面積水嚴重,泥濘不堪;使用木馬桶,垃圾桶臟污,一路坑坑洼洼;“僵尸”自行車銹跡斑斑,在弄堂的各個角落里見縫插針;唯一稍微寬裕些的主弄堂,被家家戶戶門口各種大小形態(tài)的水槽和堆物逼得必須側身才能走到底……
老弄堂的公共空間還有更新余地嗎?轉了一圈后,李彥伯意識到項目的難度與關鍵:“必須以居民意愿、居民需求為起點和目標,而不是為了漂亮而改造。”
團隊著手的第一件事就是從居民調研開始。居民究竟想改善哪些問題?
在淮海中路街道復四居委會組織的討論會上,居民的需求集中在衛(wèi)生設施、公共活動場地、充電樁、單車集中停放點等問題上。
幾乎每個居民內心都期盼能真正用上弄堂里的公共空間,而非被各家占據(jù)。恢復公共空間,有可能嗎?
當成自己家裝修那樣考慮
第一步,討論垃圾箱挪到哪里。
彼時,上海的垃圾分類政策尚未出臺。但李彥伯意識到,弄堂里的垃圾問題必須解決,公共空間才有可能真正干凈。弄堂里原有兩個垃圾投放點,不僅占據(jù)空間,而且污染環(huán)境,更新團隊建議把垃圾箱房進行整合,提倡干濕分離。
誰都希望垃圾箱房規(guī)整后弄堂變得整潔,但誰都不希望垃圾箱房離自家門口太近。團隊最后終于找到一個地方:主弄堂的盡頭,有一片小空地,兩邊都是圍墻,垃圾箱房靠在角落,不毗鄰任何一戶大門。
居民們終于同意了,沒想到居委會卻有疑慮。原來主弄堂盡頭的這片小空地是豐裕里唯一的寬敞地帶,可謂景觀點睛之筆。好不容易清理出的空地,這樣的寶貴位置卻放垃圾箱,是否有點可惜?
但經(jīng)過多番討論后,所有人都意識到,這恐怕就是垃圾箱房位置的“唯一解”,再挪動哪怕1米,都會有人提出意見。
而在團隊的精心設計下,垃圾箱房一改傳統(tǒng)面貌,變得干凈美觀,還有一個小頂棚遮風擋雨,采取智能化管理,遠遠看去,幾乎認不出這是垃圾箱房。面對這樣的設計,居委會認可了。
解決了污染環(huán)境的“罪魁禍首”,接下來計劃更新弄堂地面,解決積水問題。
怎么看都是為居民辦好事,但一有動作,居民仍會存有疑慮。會不會質量比原來的差?會不會積水沒解決,又出現(xiàn)新問題?
為了打消疑慮,團隊先更新了靠近馬路的第一排房屋地面,作為一個“樣板”。而且靠馬路的房子積水問題相對嚴重,居民更新的意愿也更加強烈。
沒想到施工難度之大,讓工程隊叫苦連天。逼仄的弄堂里幾乎沒有一塊呈直線的規(guī)整地面,幾乎所有鋪磚都需手工測量尺寸,因地制宜進行剪裁。
難上加難的是,李彥伯還特意設計鋪磚必須“錯位”鋪排,如此一來,磚塊才不容易被踩壞。加上這里動不動就遇到下水管道的窨井蓋,需要避開。短短一排地面更新,施工堪比手工制作工藝品。
效果立竿見影。不僅積水問題基本解決,而且?guī)в须[溝的鋪磚、精心設計的金屬邊框窨井蓋,引來弄堂居民圍觀和討論。果然,之后弄堂整體地面更新順利進行。
接下來的“動刀”部位是水槽。
水槽,可謂上海老弄堂一景。居住空間狹窄,家家戶戶都把水槽放在門外,利用一點門口的公共空間,換取一些洗漱騰挪的地方,是幾十年來默認的生活習慣。團隊無意用現(xiàn)代化標準要求弄堂居民,并不打算把水槽移入內部。
但客觀上,一眼望去,擺在門外的水槽不僅臟污,且千奇百怪,與堆物一起成為妨礙弄堂通行的巨大障礙。
更新團隊給出的方法是統(tǒng)一設計新的水槽。本來設計師出手,水槽很可能成為體現(xiàn)藝術感的作品,然而設計過程中,被擺在第一位的還是居民需求,而不是“拗造型”。
水槽用什么顏色、花紋的石樣?擺幾種在弄堂口,由居民自己選。臺面什么樣式?由居民自己選。
設計后的新水槽,不僅有水區(qū),還有一個平臺面,可以切菜、放東西。周邊打磨成圓角防撞,水槽底下特意設置了儲物空間,引導居民不要在水槽外面亂堆亂放。
“站在居民的角度,把它當成自己家裝修那樣考慮。”李彥伯說,弄堂里的微更新,設計師需要自我抑制塑形的創(chuàng)作沖動。
還比如家家戶戶門口的雨棚,也和此前的水槽一樣顯得亂七八糟。有幾戶的雨棚遮住整條弄堂的橫截面,遮擋有限的陽光;有幾戶頂上沒有雨棚;還有幾戶雨棚臟污破爛卻還半掛在那里,存有安全隱患。
團隊給雨棚設定了幾個標準:為了不遮擋紅磚和陽光,以透明偏茶色為主。同時材料得有一定軟度,如此雨點滴落聲音較輕?蚣芙饘俦仨毞冷P。
但究竟雨棚弧度、金屬花腳怎么選?團隊把不同樣品釘在墻上,現(xiàn)場比較,也供居民參考選擇。
最終方案選擇了黑色鋁合金花腳、搭配暖色透光弧形頂棚。
學會尊重與傾聽,比做成更重要
“你們的房子很漂亮!钡谝淮蝸碡S裕里時,李彥伯的合作者、同濟大學副教授譚崢這樣感嘆。居民則面露困惑,那么破的小區(qū),哪里漂亮了?
“除掉雨棚、電線、空調架、水槽、地面污水這些,單看房子外立面,特別漂亮!弊T崢回答。換句話說,如果把公共空間里這些“亂七八糟”的小東西整理干凈,那就是以最小干預,讓石庫門老房子重新煥發(fā)原有的光彩。
4年多時間里,更新團隊駐扎在豐裕里,有些不經(jīng)意的小細節(jié)已經(jīng)與房子融為一體,若非特意指出,幾乎感覺不到更新。
比如,每家每戶窗外的空調架、一樓的窗框,以恢復風貌的方式統(tǒng)一設計。
比如,干凈整潔的主弄堂里,安置了幾個長凳子、花架。陽光明媚的午后,老人們坐在凳子上閑聊、織毛衣。
還比如弄堂口的門衛(wèi)房,原本由磚頭砌成,在狹窄的弄堂特別擋道,保安開門方向與空調角度彼此沖撞,并不舒服。
現(xiàn)在門衛(wèi)房與弄堂大門一體化設計,統(tǒng)一采用裝飾藝術派風格。
更新后的門衛(wèi)房不僅為弄堂通行空出了地方,而且保安坐在里面時視野角度更大。門衛(wèi)房后面則規(guī)劃了電瓶車充電樁、單車統(tǒng)一停放區(qū)。
此外還有消防栓、標識牌、外立面裸露管道、綠化壇等,都進行重新整理、設計、空間騰挪。
回顧一路更新的點點滴滴,設計團隊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些更新居民喜聞樂見,但有些也不領情。不是每一件好事都能辦好。一定要在更新之前,先與居民充分溝通,取得共識。
比如,大門、門衛(wèi)房更新時,居民喜聞樂見,沒提出任何異議。但涉及水槽、雨棚、地面鋪磚、垃圾投放等家門口問題時,眾口難調。必須有一個充分討論、商議、挑選,最后形成方案的曲折過程。不能設計師自說自話,街道和居委會也不宜本著好心自作主張。
最頭大的當數(shù)曬衣架改造。弄堂居民早已習慣自己拉電線、鐵絲曬衣服。每家都有自己的“勢力范圍”,長期形成了晾衣服的“潛規(guī)則”,一旦改動,就會打破之前的平衡。
還有改造馬桶,經(jīng)過努力,已經(jīng)把馬桶數(shù)量降到個位數(shù)。有些實在改不了,比如相關的鄰居不同意,空間實在騰不出了……更新,自然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
團隊一度給弄堂盡頭的小廣場設計了一個多功能的復雜裝置,墻面搭載垂直綠化,搭配座椅、活動曬衣桿、助動車停放點等,還可以供休閑、交流、戶外活動使用。這么多功能集約整合在一個模塊里。然而街道召集居民討論時,反對意見特別強烈。
有人認為,模塊安裝在主弄堂的山墻上,有可能影響主弄堂進出的凈寬。
有人認為,有的墻裝,有的不裝,對每家每戶并不公平。
有人認為,一開窗墻面下就是垂直綠化對自家衛(wèi)生有影響。
還有人非常介意緊鄰的山墻下,鄰居們攀談、曬衣服……
設計初衷,本是希望居民的公共生活更加豐富,從專業(yè)角度看,這是充滿巧思的裝置設計,但最后還是聽取居民意見,放棄實施。
“留下一些遺憾,學會尊重居民的意見。整個過程給了我們很多啟示與收獲。”譚崢說。
只有人與人和諧,更新才有價值
王阿姨2004年嫁入豐裕里,在這里已經(jīng)住了17年。她喜歡去附近的復興公園、新天地,周末的晚上,還能欣賞太平湖的燈光秀。
“就是老鼠多一點。”她笑著說,現(xiàn)在好了,弄堂整潔、干凈,綠化煥然一新。更新過程中,她記憶猶新的是垃圾桶改造。改造時,居民高度參與,擔憂臨時投放點被人隨意亂扔,一些居民主動表示,自愿站在垃圾點附近,輪流值守12小時。
1958年出生的蘇老伯,在這里土生土長。他記得小時候弄堂里有生產組加工塑料制品;記得有居民食堂,給婦女提供就業(yè)崗位;記得居委會里還有個小禮堂;傍晚,在主弄堂盡頭的小廣場,鄰居們拿出自家的凳子排排坐,集體看電視。
半個世紀過去了,房子外部結構沒有變化,但物是人非。小時候弄堂里乘風涼是上海市民記憶中的一道風景。
但直到4年前更新為止,很長一段時間里,弄堂里的自行車、助動車亂停亂放,弄堂的活動空間消失了。下雨天,地面“發(fā)大水”,可以坐著木盆當船開。直到附近高架橋造完后,發(fā)大水的現(xiàn)象沒有了,但積水問題還在。
“百人百條心。4年來更新不容易,但真的做了一件大好事!碧K老伯感嘆。
讓淮海中路街道干部記憶深刻的,則是前期一千多份需求調研表。排在最前面的就是解決老人洗浴、洗衣、烘衣的困難。最終,居委會把一個社區(qū)活動點改造成公共洗浴、洗衣房,睦鄰點又增加了公共廁所。
“其實所有工程項目,居民都知道是為他們好,但還是會有矛盾!币晃簧鐓^(qū)干部說。
比如,公共廚房改造,居民領地意識很強,改造必須把圖紙精確到和原來使用分攤面積一模一樣,差5厘米都不行。每戶人家簽字,這樣才能進行下去。其中有一棟樓,一戶居民長期出國不在,沒法簽字,導致公共廚房始終沒法改造。剩下的居民都想改,最后由街道、居委會、物業(yè)當場出面,為出國這一戶權利做擔保,才把這件事做成了。
“更新的關鍵還是居民。只有人與人和諧,更新才有價值和意義!鄙鐓^(qū)干部這樣說。
陽光明媚的早晨,有幾個年輕人來豐裕里拍照!斑@條弄堂很普通,我就是想來這里拍上海老弄堂原本的樣子。”一位拿著單反相機的年輕人表示。
傍晚,曾經(jīng)消失的弄堂交流場景重新出現(xiàn),老人們開始在長椅上聊天。
外來者并沒覺察出豐裕里的更新,似乎老弄堂、老建筑本該如此,它還是一位老人,不過更像一位衣著得體的老者。
而生活其中的人,可以不再被積水困擾,不再被各類雨棚遮擋陽光,不再需要提防臟污的糞池,不用繞開各類亂停放的單車走路,也不用擔心銹跡斑斑的窗框、架子、管道的安全隱患……干凈整潔的弄堂空間,恢復了公共屬性,也吸引更多居民出來走走、曬太陽、閑聊。
“這樣的老弄堂更新,最大的關鍵在于,多方合力,而不是自說自話。”李彥伯總結說,“不要怕居民有意見,詢問在前,反而易行。居民講明自己的需求,我們是為這里的居民提供服務,他們才是房子的主人,是公共空間的使用者!
對傳統(tǒng)設計師而言,這哪算什么設計?
但城市更新也可以是常態(tài)化、持續(xù)性的,動作或許不大,在一個熟悉的空間里,明天比今天更好一點、再好一點。
【專家解讀】
促進人與人的關系更重要
記者:從您的經(jīng)驗出發(fā),您認為上海城市中心的石庫門老房子更新尤其需要注重什么?
李彥伯:里弄建筑沒改變,可社會在改變;里弄建筑沒進步,可居民的需求在進步。
這些變化與里弄傳統(tǒng)建筑型制和空間格局之間已經(jīng)不匹配,這是產生矛盾的本質原因。
居民自然不甘于空間現(xiàn)狀,往往會采取自發(fā)的改造行為。有些雖然不合法、不符合美學,卻合情理、合需求,反映著居民對改善現(xiàn)狀的渴望。
一方面,我們慎重考慮設計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先于居民的實際需求,以前瞻性的視野來構想里弄街區(qū)未來生活的可能性。
記者:有沒有一些具體例子?
李彥伯:“里弄微更新”的具體設計,可歸納為幾點。
如通過平面布局調整、家具的優(yōu)化設計來改善室內外的空間功能布局;通過綠化、晾曬、細部構件調整等手段提高立面的豐富性;賦予樓梯間及走廊新的功能,增加功能復合的可能性;增加扶手,調整梯段,優(yōu)化樓梯間的空間設計,提高安全性和舒適性;增加停車位、綠化、座椅等,提高公共空間的功能性,使得巷弄不只有通行功能;增加屋頂綠化,優(yōu)化第五立面、陽臺及曬臺設計,美化環(huán)境;增設半空中的活動空間,在不影響里弄街區(qū)基本通行的前提下,增加居民可用的交往空間;甚至可以置換里弄的居住功能,通過其他功能的介入,帶動社區(qū)活力。
老弄堂的日常生活,也可以更美好。豐裕里的案例相當于“解剖一只麻雀”,團隊不僅將其當作一個項目,更是希望探索一條存量時代下提升里弄生活品質的路徑。
記者:您覺得4年多時間里,城市更新哪些地方有了進階升級?
李彥伯:5年前,我更新一個弄堂的雨棚時,它還是少數(shù)樣本。但現(xiàn)在,城市更新已經(jīng)成為大家熟悉的詞,得到廣泛認同。在這個過程中,里弄街區(qū)的價值日益得到重視,居民參與、基層自治,漸漸形成了一套機制,而非個案。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城市更新的想象。我歸納了三個方面的轉變。
其一,由點到面,存量歷史街區(qū)的公共空間更新樣本飛速增加。
其二,由硬到軟。過去做建筑設計,大多面對的是硬件設計與改造。但現(xiàn)在,設計師更像產品經(jīng)理,提供服務,使用者是客戶。從社會意義上,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促進更加重要。
其三,由表及里,不宜涂脂抹粉,尤其不能僅僅把外立面刷得好看,內部使用功能卻沒有改善。從外表的空間美化,向內在城市治理轉變。
當下城市中心,尤其老城區(qū),面臨居住人口的流失、活力的缺失、老齡化等問題。“像對待老人一樣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在保護中更新、在更新中更好保護……”里弄微更新,探索的路還很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