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海派文化新協(xié)奏 國慶特別節(jié)目《石庫門的笑聲》10月1日登陸東方衛(wèi)視
10月1日21:20,東方衛(wèi)視將播出國慶特別節(jié)目——實景海派喜劇《石庫門的笑聲》。節(jié)目以上海標志建筑石庫門為背景,將傳統(tǒng)上海獨腳戲與新海派喜劇相結合,由“阿德哥”毛猛達和他的老搭檔沈榮海挑梁出演。該劇將從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四個方面入手,生動演繹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上海如何蛻變成如今的金融中心、國際都市。
本次特別節(jié)目將滑稽戲里的“說學做唱”以電視化、情景化的形式進行呈現(xiàn),一小時的節(jié)目中將出現(xiàn)七到八個情景短劇,又像相聲,又像小品,又像電視劇,又像小電影。
節(jié)目將以線下劇場《石庫門的笑聲》為藍本,融入傳統(tǒng)上;鼞蜓輪T和海派喜劇新人共同表演的形式,從過去到未來,引領新的海派喜劇潮流,打造海派文化新風向標。
衣食住行記錄申城煙火
地道滬語盡顯海派文化魅力
此次獨腳戲大集錦涉及上海文化、上海制造、上海服務、上海購物這上海的“四大品牌”,關心人民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在有關“住在石庫門”的上海方言表演片段中,演員表演松弛自然,“吃蟹沒有姜,事情要搞僵”,“吃蟹沒有糖,心里空蕩蕩”,以生動通俗的語言演繹了上海鄰里之間互相幫襯,互借醋、姜、糖享用大閘蟹的溫情故事;“蘇州河的蟹,陽澄湖里浸一下,這是‘汰浴蟹’”,鄰里間詼諧討論蘇州湖、陽澄湖大閘蟹的特點。據悉,滬語將貫穿本次毛猛達和沈榮海的表演,叨家常般的對話語言不僅透露出上海市井原汁原味的生活氣息,而且盡顯申城地域方言的魅力。
“衣”片段中服飾的變化則生動反映了上海市民生活的細節(jié)與變化。從演員討論的改革開放后女子旗袍的樣式翻新,到關于“華挺綢、美麗綢、滌粘綢、滌絹綢”與一步裙、迷你裙等當下潮流服飾的幽默段子,一部服裝史就是上海人民生活變化發(fā)展的側影;而cosplay等潮流文化元素與傳統(tǒng)上海獨腳戲、石庫門背景形成沖擊碰撞,這種富有張力的碰撞也與上海活力、多元、包容的城市氣質不謀而合。
“食”片段則凸顯了樂觀積極的時代風貌,“嘉定的葡萄,松江的鱸魚,朱家角的蹄胖,南翔的小籠”,演員以上海特色美食作引,幽默調侃滬語中帶“吃”字的表達,譬如“吃排頭”意為挨領導批評;而“行”片段中,演員以新鮮熱辣的語言評析上海堵車現(xiàn)象等社會熱點,充分發(fā)揮了滑稽戲關注現(xiàn)實、靈活機動的特點。
“玩”片段中由大學生兒子“吃雞”游戲而引發(fā)的誤會折射出不同代際對新鮮事物的不同反應,父母以為兒子說“吃雞”(注:電子游戲)是想吃雞肉,便詢問兒子,“你喜歡吃老母雞還是童子雞?你喜歡吃蔥油雞還是手撕雞?”;而對“種草”“拔草”等當代生活中流行用語的討論,同樣體現(xiàn)了在上海這座時尚之都人民群眾的消費生活日趨豐富多彩。
海派文化喜劇新人驚喜加盟
懷舊摩登交織講述魔都蛻變
自2018年9月首演至今,獨腳戲《石庫門的笑聲》已在線下演出了百余場,累積觀眾近十萬人次,本次特別節(jié)目在原有劇目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新,通過實景拍攝、音樂演繹等嘗試,展現(xiàn)上海的都會風光與城市變遷,探尋上海這座城市的血脈。
本次節(jié)目打破棚錄模式,在上海奉賢實景演繹經典申城故事,打造出了一臺與劇場《石庫門的笑聲》不一樣的電視節(jié)目;海派文化喜劇新人的加盟則助力了上海地域文化的年輕化呈現(xiàn),《笑傲江湖》第四季冠軍、上海籍相聲演員張聿也將在情景劇中友情出演“阿德哥”的兒子。
除了演繹形式,音樂也是本次特別節(jié)目的一大全新看點。開場以音樂為引,加入遺留在上世紀光陰里的叫賣聲與現(xiàn)代都市生活中的聲音元素,由兩位主角演繹石庫門早晨的情景,串成一首《石庫門協(xié)奏曲》。懷舊與摩登交織,歲月沉淀與蛻變發(fā)展融合,協(xié)奏曲起到了“點睛”作用。
《石庫門的笑聲》從普通市民身邊說起,無論是石庫門內鄰里分吃大閘蟹,還是款式花樣不斷翻新的旗袍,作品以小見大地展現(xiàn)上海一路走來的軌跡、方位的變化。上海如何從依附江南水鄉(xiāng)的上海灘,演變成如今的金融中心,國際都市,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它從硬件到軟件、從金融貿易到文化生活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的經濟發(fā)展,它日新月異的變化與未來可期待的壯闊藍圖,都被那對“名嘴”娓娓道來。
石庫門的笑聲是屬于上海人民的笑聲,這一方水土滋養(yǎng)了他們,在這里生活與奮斗的上海人用海派獨特的幽默語言,記錄這個時代,傳承城市文脈。在時代的浪潮里,石庫門敞開胸懷擁抱變化,奏響全新的海派協(xié)奏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