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組織專題大課、小班討論、現(xiàn)場教學、課題研究——
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深聚焦)
圖①:復旦大學“強國之路”思政大課小班討論課上,航空航天系教授艾劍良(右一)與學生交流。 |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褚君浩在授課。 |
6月下旬,春季學期即將結束,復旦大學的學生們卻忙著“搶”課題。全校征集的1146項課題,剛一開放申請,名額就“秒沒”。
這些課題,正是復旦大學最新建設的“強國之路”思政大課體系的學習內容。師生開放互選,指導教師與實踐團隊逐一配對,下學期就將進入課題研究與項目學習階段。
據(jù)介紹,“強國之路”思政大課體系以“形勢與政策”課為主要載體,整體按學思踐悟四個階段設計,引導學生進行體驗式、探究式學習。
從2017年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列專題課,到2024年創(chuàng)建“強國之路”思政大課體系,復旦大學始終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為內容支撐,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力量根基,守正創(chuàng)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fā)展,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
從專題大課到小班討論:
名師大家啟發(fā)學生深入思考
3月5日,復旦大學正大體育館,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教授褚君浩與近3700名2023級本科生面對面,首講“強國之路”思政大課,主題是“在科技探索中成長”。
“這是我第一次面向數(shù)千人講思政大課。”褚君浩院士以一張張老照片生動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親切鼓勵青年學子“不要做池塘表面的浮萍”,要踏踏實實地學習,把個人成長與國家需要相結合。
“褚君浩院士提及自己的筆名是坦牛,笑言是‘在平坦的田野上像牛一樣工作’,心中瞄準的是‘愛因斯坦和牛頓’,努力在科學領域留下中國人的名字。”2023級自然科學試驗班學生陳品羽深受鼓舞,“我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為實現(xiàn)科技強國夢貢獻力量?!?/p>
兩個月間,14次專題大課由兩院院士、文科資深教授等主講完成。每堂大課的背后,都是不止一次的集體備課會和現(xiàn)場試講,集中相關院系和學校各部門的合力,在精心打磨中更好回應學生需求,啟發(fā)學生思考與探索。
思政課要講深講透講活,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把問題掰開了、揉碎了,才能達到啟智潤心的效果。每堂思政大課,都會在線收集學生提問和反饋,除現(xiàn)場對話交流外,教師更多會在小班討論課上交流釋惑。
小班討論課的師資,一樣很優(yōu)秀:三次討論課分別由國家級人才、書院新生導師等組織開展。
“討論課上,學生是主角。”化學系教授周鳴飛說,為激發(fā)學生熱情和主觀能動性,學院開展集體備課,精心設計討論提綱和互動環(huán)節(jié),根據(jù)教學方案合理安排任課教師。
“教師要恰當抑制講課的‘沖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追問等方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廣泛討論,從而形成真實鮮活的體悟?!狈▽W院教授趙立行說。
從校內到校外:
現(xiàn)場教學讓學生浸潤式感知
5月7日,復旦大學“強國之路”思政大課現(xiàn)場教學環(huán)節(jié)啟動。來自22個院系的上千名學生從學校出發(fā),前往48個思政大課現(xiàn)場教學基地學習。
“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有助于引導學生更好了解國情民情,強化責任擔當?!睆偷┐髮W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徐雷說。
5月至6月,2023級本科生相繼走入復旦大學在上海首批建設的134個思政大課現(xiàn)場教學基地,與改革開放親歷者、專業(yè)人士等近距離深度互動,在中國式現(xiàn)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深切感知新征程,把握時代脈搏、增強服務意識、堅定強國志向。
步入江南造船展示館,觀摩珍貴歷史資料與船舶模型,聆聽企業(yè)導師的現(xiàn)場授課,數(shù)學科學學院2023級本科生林悅寰領略了大國重器背后的科技創(chuàng)新?!爱斈辏K步青先生帶領學生運用數(shù)學幫助造船公司解決生產(chǎn)技術難題的故事,激勵我要立足實踐、學好專業(yè)。”在現(xiàn)場,林悅寰和同學們就如何將數(shù)學知識應用于船舶建造展開了深入探討。
在上海華大醫(yī)學檢驗所,生命科學學院的同學們上了一堂關于基因科技的現(xiàn)場教學課,對理論成果如何與高精尖技術結合、推進產(chǎn)學研一體化有了直觀感受?!靶“嘤懻撜n上,我們基于所知內容提出問題、討論可行方案。來到實踐現(xiàn)場,進一步學習如何解決實際問題?!迸c日常專業(yè)課學習相配合,2023級本科生陳依琪在社會大課堂中收獲了新體驗。
“走出校園,我們走進了一個更大的課堂。”經(jīng)濟學院2023級本科生楊鈺潔來到廈門國際銀行上海分行等地參觀學習,與校外導師圍繞經(jīng)濟發(fā)展等主題進行交流。“感謝現(xiàn)場教學環(huán)節(jié)提供的平臺和機會,讓我透過這扇窗戶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楊鈺潔說。
從“問題”到“課題”:
引導學生從學會學、學會問到學會做
按照學思踐悟全鏈條設計,今年秋季學期,復旦大學大一新生將進入思政大課的“學”階段,大二學生將進入“踐”階段、針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開展研究。
面向全校師生征集思政大課研究課題,按下了“踐”階段教學的啟動鍵。2023級歷史學類本科生王喆申報的與抗戰(zhàn)烈士遺骸分子考古研究相關的課題順利入選。
王喆回憶,申報課題的緣起,是她參加學術訓練營時,接觸到了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副教授團隊開展的烈士遺骸鑒定工作。
有的烈士骸骨上呈現(xiàn)粉碎性骨折,有的烈士遺骸中留有彈痕,有的烈士遺骸旁還有老弱婦孺的遺骸……一系列鑒定結果,無言而真切地復原著歷史真相,讓05后們一再濕了眼眶,也啟發(fā)王喆和同學們深入研究?!皡⑴c我們的實踐課題,自會有對家國責任、民族復興與個人生命意義的更深思考與感悟。”課題導師文少卿說。
從專題大課到小班討論,從現(xiàn)場教學到課題研究,從思政小課堂到社會大課堂,從引導學生學會學、學會問到學會做,復旦大學集結校內外優(yōu)勢資源,開門辦思政大課。
“‘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xiàn)實結合起來。要緊扣‘國之大者’,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用好大師資,讓名師大家走近學生、言傳身教;建好大課堂,將新時代偉大變革及其蘊含的道理學理哲理全面融入教育教學。”復旦大學黨委書記裘新說。
版式設計:汪哲平 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30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