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記中科院院士、“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

2021年05月27日11:05  來源:上觀新聞
 
原標題:追記中科院院士、“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

  昨天,東方肝膽外科醫(yī)院安亭新院,醫(yī)生和護士們在大雨中站了1個多小時,等待吳孟超的骨灰“回家”。他們崇敬的老院長生前還一直念叨著:要再去安亭新院轉一轉。

  這是他晚年一手推動籌建并在落成后主刀第一臺手術的地方。與醫(yī)院一路之隔,也是他推動建立的國家肝癌科學中心。猶記得,十來年前安亭新院和肝癌科學中心破土動工時,年近九旬的吳孟超東奔西走,高興得像個孩子。

  吳孟超自己曾這樣說:“我是一名醫(yī)生,更是一名戰(zhàn)士,只要我活著一天,就要和肝癌戰(zhàn)斗一天。即使有一天倒在手術臺上,也是我最大的幸福!比缃,這個不知疲倦的“老兵”走了,卻依然以另一種形式,指引著人們砥礪前行,引導著后來者“把病人一個一個馱過河”。

  選擇回國,理想有了深厚的土壤

  生前,吳孟超總是佩戴著一枚鮮紅的黨員徽章——這份忠誠,源于少年時的紅色記憶。

  吳孟超在福建閩清出生,在馬來西亞長大。讀初中時,他關注到國內抗日救亡運動,并通過著名僑領陳嘉庚給延安送了一筆學生籌款。沒想到畢業(yè)典禮時,學校收到了八路軍總部以毛澤東、朱德的名義發(fā)來的感謝電報。這封電報在年少的吳孟超心里烙上了印記——到延安去!到抗日前線去!

  1940年春,他約了6個同學,歷時一個月,經新加坡、越南,從云南入境回到祖國。剛回國,吳孟超得知去往延安的道路已被國民黨軍隊封鎖,只能留在昆明求學打工。1943年,吳孟超被同濟大學醫(yī)學院錄取。此后幾年,他隨學校遷移,輾轉于云南、四川和上海,經歷了抗戰(zhàn)勝利、內戰(zhàn)爆發(fā)、上海解放……

  1949年上海解放時,吳孟超在南京路中美醫(yī)院實習,親眼看到馬路邊一排排解放軍戰(zhàn)士和衣而睡。他被眼前這支紀律嚴明、秋毫無犯的軍隊深深地震撼了,“我要加入中國共產黨!”“我要成為解放軍的一員!”

  同年8月,華東軍區(qū)人民醫(yī)學院(海軍軍醫(yī)大學前身)向社會公開招聘醫(yī)生,吳孟超實現了當一名外科醫(yī)生的愿望。1956年,吳孟超迎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他稱之為“三喜臨門”:3月28日,加入中國共產黨;6月12日,正式參軍,被授予大尉軍銜,成為新中國第一代軍醫(yī);隨后,他又成為一名主治醫(yī)生。

  “選擇回國,理想有了深厚的土壤;選擇從醫(yī),追求有了奮斗的平臺;選擇入黨,人生有了崇高的信仰;選擇參軍,成長有了一所偉大的學校!眳敲铣f,這4個正確選擇決定了他一輩子的幸福。

  在荊棘遍野中,踩出一條路

  中國是肝炎、肝癌高發(fā)地區(qū),但肝膽學研究曾長期是一片空白,直至新中國成立時,都還沒有單列的肝臟外科,肝臟手術更被視為禁區(qū)。

  “中國的肝臟外科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起碼要30年!1958年,面對外國專家的傲慢預言,吳孟超徹夜難眠,連夜向醫(yī)院黨委趕寫一份向肝膽外科進軍、成立攻關小組的報告。很快,醫(yī)院黨委批準吳孟超和軍醫(yī)張曉華、胡宏楷一起組成肝臟外科“三人研究小組”,由吳孟超任組長。1960年初,他們首次提出“五葉四段”肝臟解剖理論,從此找到了打開肝臟禁區(qū)的“鑰匙”。

  1960年,吳孟超主刀完成我國第一例肝臟腫瘤切除手術。1963年,他率先突破肝臟外科“禁區(qū)中的禁區(qū)”,成功實施世界第一臺中肝葉切除手術,之后還研究出符合中國人體質的肝臟外科手術技術體系,使我國肝癌手術成功率從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

  在荊棘遍野的莽原中,吳孟超踩出一條路,并越走越寬:34歲,他參加了全國知識分子大會,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親切接見;56歲,在全國科學大會上,他受到鄧小平同志接見;74歲,他被中央軍委授予“模范醫(yī)學專家”榮譽稱號;84歲,他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90多歲,他依然活躍在手術室,他的故事感動中國……

  但吳孟超并不滿足。為了早日攻克肝癌及相關肝臟疾病,他聯合6位知名院士,向國務院提交了“集成式研究乙型肝炎、肝癌的發(fā)病機理與防治”的建議案,被列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09年,國家批準在上海建立由吳孟超牽頭的國家肝癌科學中心。

  “我要趕緊建立平臺、培養(yǎng)人才。有人、有平臺,就有事干了。所以你們以后要繼續(xù)研究下去,三十年、四十年后,如果你們能解決肝癌的問題,那我就在天上看。”吳孟超的教誨,弟子們不敢忘。

  眼里看的是病,心里想的是人

  在龍華殯儀館,載著吳孟超骨灰的靈車緩緩駛出。一身黑衣的王甜甜一路追,一路哭。

  對于吳孟超來說,王甜甜只是他救過的1.6萬余名患者中的一個。但對于王甜甜來講,這位老人,給了她第二次生命。

  2004年,正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讀書的湖北女孩王甜甜,被查出中肝葉上長了一個巨大的海綿狀血管瘤。不少專家建議進行肝移植,吳孟超卻提出,腫瘤是良性的,只是手術難度大而已。吳孟超親自主刀,手術做了10個多小時,摘除的瘤有4.5千克重,出血量達1.1萬毫升,吳孟超創(chuàng)造的肝門阻斷切肝法,前所未有地在一個手術中實施了4次。整整10個小時,時年82歲的吳孟超一直站著,沒吃一口飯,沒喝一口水,沒上一次廁所。

  5年后,王甜甜把自己的婚禮選在了吳孟超賦予她新生的這一天——9月24日。王甜甜說,這是她的“重生之日”。

  “醫(yī)學是一門以心靈溫暖心靈的科學!币惶みM海軍軍醫(yī)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的走廊,醫(yī)護人員抬眼就能看到吳孟超的這句“格言”。吳孟超一直教導他的學生:一個好醫(yī)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想的是人。

  2019年春,吳孟超像往常一樣換上手術衣,站上手術臺。無影燈下,這位身材瘦小的醫(yī)生,雙眉染霜,在一群高大的助手們中間,腳下紋絲不動,微微抬頭向上望著,一雙神奇的手探入患者腹中,游刃于肝膽之間。40分鐘后,腫瘤被順利摘除,隨后在護士攙扶下,走出了手術室。當時的吳孟超并不知道,這是他行醫(yī)生涯中最后一次拿起手術刀。

  2020年1月4日。吳老辦公桌上手翻臺歷定格的日期。這是他最后一次回辦公室。

  辦公室里,放著一把暗紅色皮質手術轉椅,是從他平時做手術的6號手術室搬過來的。旁邊放著一雙剪掉了部分鞋面的綠色拖鞋,因為長期站立手術,吳孟超左腳兩個腳趾搭在了一起。桌上還放著一個老式厚玻璃水杯,這個杯子吳孟超已經用了20多年,他總是習慣在完成手術后泡上一杯綠茶……

  室內擺設一如往常,仿佛吳孟超從未離去。

(責編:嚴遠、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