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找到和建立正確的信仰不容易,用行動去捍衛(wèi)自己的信仰更是一輩子的事!
中科院院士、“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22日逝世,享年99歲。他的逝世讓我們沉痛地哀悼,他的信仰和初心也讓我們深切地緬懷。
吳孟超被譽為“蒼生大醫(yī)”,他取得的成就和榮譽難以盡述。他是我國肝臟外科主要創(chuàng)始人,建立了我國肝臟外科理論、技術體系和學科體系,將中國的肝臟外科水平提升至世界前列;全國肝膽外科的專家和醫(yī)生中,八成以上都是吳孟超的學生;從醫(yī)70多年,他挽救了近1.6萬名肝癌患者的生命,直至97歲高齡,他仍堅持每周做兩三臺手術……
一生前行、永攀醫(yī)學高峰的腳步,需要偉大的力量源泉;醫(yī)者仁心、情系蒼生,需要真摯深沉的情懷。對此,吳孟超曾經(jīng)說過的話也許可以作為答案——“一個人,找到和建立正確的信仰不容易,用行動去捍衛(wèi)自己的信仰更是一輩子的事。”
尋找信仰,緣于家與國的雙重激發(fā)。吳孟超1922年出生于福建,幼年便隨家庭前往馬來西亞謀生!跋履涎蟆钡臍v史浸透著華僑華人的斑斑血淚,吳孟超早年的成長也飽經(jīng)憂患。在近代史上,海外華僑華人的苦難屈辱與祖國的積貧積弱一體兩面,也正因此,海外華僑華人的抗日救亡運動,迅速點燃了青年吳孟超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心。
尋找信仰“路漫漫其道遠”,吳孟超也開始了他的上下求索。1940年,當他遠渡重洋回到祖國,目睹的是日寇的殘暴、國民黨當局的腐敗無能。在烽煙戰(zhàn)火之中,人民苦難深重,國家民族危在旦夕。生與死的考驗、鐵與火的淬煉,使他強烈地認識到,只有共產(chǎn)黨才能拯救國家和民族于危亡。
信仰的種子一旦種下,信仰之火就永不熄滅。經(jīng)歷了抗戰(zhàn)勝利、解放戰(zhàn)爭爆發(fā),吳孟超親眼看到了上海解放。此時,“我要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我要成為解放軍的一員”,已經(jīng)成為吳孟超的強烈愿望。從1949年到1956年,他連續(xù)遞交了19封入黨申請書,終于成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
在此后漫長的人生道路上,信仰的力量一直激勵著吳孟超,催他奮進,去攀登一座又一座科學高峰,奪取一項又一項科學成果。他說:“入黨時,我是宣過誓的。宣了誓,就要信守諾言;宣了誓,就要為黨分憂解難。”正是信仰的指引和信仰的力量,使他在科學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驚嘆的巨大成就。
丹心報國,就是吳孟超捍衛(wèi)信仰、為黨分憂解難的具體行動。早在1940年回到祖國之后,他就決心要走“讀書救國”之路。1943年高中畢業(yè)時候,他萌生了“行醫(yī)救國”的樸素想法。新中國成立初期萬物復蘇、蓬勃向上的氛圍,更點燃了他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經(jīng)過百折不撓、堅持不懈的努力,他和他帶領的團隊使我國肝癌手術成功率從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一步一步將中國的肝臟外科水平提升至世界前列。
共產(chǎn)黨員堅定的信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使吳孟超對人民群眾具有赤誠的大愛情懷。面對病人的苦痛,他立志要“把患者一個個背過河”,甚至動情地說,“只要能拿得動手術刀,我就會站在手術臺上。如果真的有一天倒在手術臺上,那也許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他用一生去踐行這個承諾,用他的仁心仁術,挽救了近1.6萬名肝癌患者的生命。在教書育人方面,他也“桃李滿天下”。他的眾多學生成長為醫(yī)生、專家,傳承了他的醫(yī)者仁心和精湛醫(yī)術,為無數(shù)病人解除病痛、挽救生命。
回想自己走過的路,吳孟超曾經(jīng)總結說:“選擇回國,我的理想有了深厚的土壤;選擇從醫(yī),我的追求有了奮斗的平臺;選擇跟黨走,我的人生有了崇高的信仰;選擇參軍,我的成長有了一所偉大的學校。”一片丹心,許黨、報國、愛民,吳孟超的一生,生動地詮釋了共產(chǎn)黨員的一生。(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封壽炎)